对于多层校舍房屋采用逐栋进行现状质量检测的方法。既有建筑的安全与抗震鉴定检测,是对被检建筑工程较全面的现状质量检测,可为结构抗震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结构计算的参数,所以在检测的抽样中,损伤部位和结构受力比较大的楼层应作为重点,抽验数量应满足有关检测标准的要求。多层砌体校舍房屋检测应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测:(1)外观质量普查。既有建筑的质量缺陷会反映在结构的外观质量上。因此,在现场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进行安全与抗震检测鉴定的所有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进行普查。普查内容包括结构构件外观质量与缺陷情况,各层承重结构有无开裂、受损等情况。(2)建筑垂直度检测和地基基础评价。1)采用经纬仪对进行安全与抗震检测鉴定的所有工程进行垂直度的检测,以确认该房屋是否存在倾斜和不均匀沉降;2)根据结构构件下沉和倾斜等情况,对地基基础进行评价和必要的检测。(3)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PT50344—2004)的抽样检测的样本容量和各房屋混凝土构件的数量确定抽样的数量。对多层砌体房屋则应抽取楼梯梁、承重梁和构造柱等;对所抽取混凝土构件进行碳化深度的检测。(4)砖墙材料强度检测。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承重砖墙,应区分楼层和不同设计强度等级等进行砌筑砂浆强度和砖墙块材材料强度的检测。其抽样数量应满足《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PT50315—2000)的要求。(5)现浇构件主筋和箍筋配置的数量、间距检测。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楼梯梁、承重梁和构造柱等混凝土构件进行主筋和箍筋配置的数量、间距检测。(6)其他损伤情况检查与检测。在全面普查该工程现状缺陷的基础上,对所有的损伤进行仔细检测,比如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对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锈蚀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发现的状况确定是否检测钢筋锈蚀。(7)砌筑质量检查。对进行安全与抗震检测鉴定的所有砌体房屋的砌筑质量进行检查,包括砌筑方法、灰缝质量、砌体偏差、留槎及洞口等项目。(8)结构构造检查。对进行安全与抗震检测鉴定的所有砌体房屋的构造措施进行检查,包括构件高厚比、梁垫、壁柱、预制构件的搁置长度、构件端部锚固措施、圈梁、构造柱或芯柱等。(9)目前房屋实际荷载水平核查。调查各工程各类房间的活荷载和改造情况,为结构安全与抗震能力分析提供可靠的数。
建筑抗震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措施:一、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1、在抗震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部位),使之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这是提高结构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2、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例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3、构件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分析是判断薄弱部位的基础。4、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则在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抗震结构体系应有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5、要使楼层(部位)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的比值在体上保持一个相对均匀的变化,一旦楼层(部位)的比值有突变时,会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导致塑性变形的集中。6、要防止在局部上加强而忽视了整个结构各部位刚度、承载力的协调。
建筑结构抗震措施的衡量标准对于性能的要求,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有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种是以损坏的程度来描述,另一种是以用途的重要性即抗震设防分类来描述建筑结构中的损坏程度划分为不损坏和属正常维修下的损坏 可修复的破坏和倒塌;抗震设防分类则氛围甲、乙、丙、丁四类,对某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现行规范给出了正常维修和倒塌的层间变位角作为定量指标,对于不同的设防类别,先行规范规定了不同的抗震措施,如乙类建筑的抗震措施要比丙类建筑的有关规定提高一度。按规范提高抗震措施后,在遭遇到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由于地震作用步提高,乙类建筑毁坏程度比丙类建筑要轻些,在遭遇到本地区罕遇地震影响时,乙类建筑的抗倒塌能力比丙类建筑要明显提高.显然,结构的抗震能力仍然缺乏明确的数量的变化。借助于现行《抗震鉴定标准》所引进的“综合抗震能力由数量上的区别”有可能使不同性能要求的结构所具有的抗震能力由数量上的区别。例如,结构抗力的高低,可用结构楼层的受剪承载力与设计地震剪力的比值,即楼层的受剪承载力与设计地震剪力的比值即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来表征;结构变形能力的高低,可用结构所具有的变形能力与基本变形能力的比值来表征。从而使不同性能要求所对应的坑震措施得以数量化。如果把按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的丙类结构作为符合基本性能要求的结构,即其抗力和变形能力的组合结果,可定义为综合坑震能力的基本值;对于性能(包括变形)要求较高的建筑结构,如乙类建筑,其综合抗震能力应低于基本值。高低的具体取值,可根据性能要求确定。在确定综合抗震能力的两个因素中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定量在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已经是现成的,可以根据结构构件的实际截面尺寸和配筋,取材料强度标准值按承载力计算的有关公式得到,这里不在重复。
1、对个单体建筑、结构平面布置、里面布置及结构主要构件尺寸进行复核。2、对各单体房屋外观完损情况进行检查。3、分别采用回弹法、灌入法对单体墙体砌筑转、砂浆强度进行测试4、采用回弹法对单体框架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测试。5、对各单体相对高差及整体倾斜进行测量。6、根据竣工图纸,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对各单体结构及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分析。7、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承载力验算分析结果,提出抗震鉴定结论。8、根据房屋抗震鉴定。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及建议幼儿园抗震检测类别;1)按承重结构类型分类:1、砖混结构;2、框架结构;3、框架-剪力墙结构;4、剪力墙结构;5、筒体结构;6、排架结构。2)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建筑结构、特种结构、地下结构。3)按外形特点可分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大跨度结构、高送结构等。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装配整体式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建筑抗震应满足:建筑的平、立面、质量、刚度和墙体等抗侧力构件在平面内的分布明显不对称时应考虑地震扭转效应的不利影响结构竖向构件上下不连续或刚度沿高度分布突变, 应提高其薄弱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结构体系应注意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的承载能力的可能性, 当房屋有错层或不同类型结构体系相连时, 应提高其相应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难结构构件的尺寸、截面形式、配筋等明显不利于抗震时, 宜提高该构件的构造要求。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应使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 装配式厂房应有较完整的支撑系统。我们本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向社会各界提供客观公正、正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切实履行本公司“公正性声明”,确保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公司以科学严谨、公正准确、作为质量方针,将公正性作为检测工作基本的要求,注重自身的信誉,提供公正、诚信服务。我们不懈努力,竭诚为所有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致力于成为业界有影响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1 、工程概况该小学教学楼为四层砌体结构建筑,建于1989 年,建筑面积为3015 m2,按8 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楼(屋)盖采用预制空心板,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建筑物长47.6m,宽1 5 . 4 米,平面呈矩形,教室进深尺寸为6m,开间尺寸为9m,走廊宽度为2.4m。一至四层层高为3.6m,室内外高差为0.6m,教学楼设计高度为14.68m。内、外墙均为370mm厚实心砖墙。施工图纸与施工资料齐全。抗震构造措施:各层楼面及屋顶均设有圈梁,圈梁顶标高位于钢筋混凝土多孔板下,房屋墙体内设有部分混凝土构造柱。2 、抗震措施鉴定依据现行《抗震鉴定标准》(G B 5 0 0 2 3 - 2 0 0 9 )及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对该结构按照B类建筑进行相应的抗震措施鉴定3 、检测结论和建议(1)该楼设计于1989 年,应是按照78版抗震规范设计,该楼为教学楼,乙类设防建筑,按9 度核查其抗震措施,按8 度设防要求验算结构承载力。对其按B 类砌体结构房屋(后续使用年限30 年)进行抗震措施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2 )该楼结构布置基本合理,有圈梁和构造柱,层高在规范允许值之内,高限;(3)结构无严重表现缺陷,结构及构件变形在允许值之内;(4 )部分房间横墙间距过大,不满足规范和鉴定标准要求;(5 )混凝土圈梁、构造柱配筋难以满足规范和鉴定标准要求;(6 )部分墙体承载能力不能满足验算要求;(7 )现场检测,该楼材料强度满足鉴定标准要求。经级鉴定:房屋高度过12m,层数过四层;横墙间距大于7m,楼、屋面为非现浇板,达不到刚性楼、屋面的要求;房屋缺少必要抗震构造柱,级鉴定不能通过。经第二级鉴定,房屋一~四层多个墙肢的抗力与效应之比小于0.85,不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综合两级鉴定,该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房屋结构需要进行整体抗震加固处理。学校抗震安全检测主要检测参数有: 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检测过程: 1、收集房屋的地质勘察报告、竣工图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补充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2、全面检查和记录房屋基础、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3、调查分析房屋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抗震措施,复核抗震承载力。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一般房屋应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 抗震鉴定方法分为两级。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房屋抗震能力综合评价。 房屋满足级抗震鉴定的各项要求时,房屋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否则应由第二级抗震鉴定做出判断。 6、对现有房屋整体抗震能力做出评定,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按有关技术标准提出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建议和抗震减灾对策。
其他推荐产品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付款方式| 意见反馈| 法律声明| 服务条款
对于多层校舍房屋采用逐栋进行现状质量检测的方法。既有建筑的安全与抗震鉴定检测,是对被检建筑工程较全面的现状质量检测,可为结构抗震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结构计算的参数,所以在检测的抽样中,损伤部位和结构受力比较大的楼层应作为重点,抽验数量应满足有关检测标准的要求。多层砌体校舍房屋检测应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测:
(1)外观质量普查。既有建筑的质量缺陷会反映在结构的外观质量上。因此,在现场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进行安全与抗震检测鉴定的所有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进行普查。普查内容包括结构构件外观质量与缺陷情况,各层承重结构有无开裂、受损等情况。
(2)建筑垂直度检测和地基基础评价。
1)采用经纬仪对进行安全与抗震检测鉴定的所有工程进行垂直度的检测,以确认该房屋是否存在倾斜和不均匀沉降;
2)根据结构构件下沉和倾斜等情况,对地基基础进行评价和必要的检测。
(3)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PT50344—2004)的抽样检测的样本容量和各房屋混凝土构件的数量确定抽样的数量。对多层砌体房屋则应抽取楼梯梁、承重梁和构造柱等;对所抽取混凝土构件进行碳化深度的检测。
(4)砖墙材料强度检测。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承重砖墙,应区分楼层和不同设计强度等级等进行砌筑砂浆强度和砖墙块材材料强度的检测。其抽样数量应满足《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PT50315—2000)的要求。
(5)现浇构件主筋和箍筋配置的数量、间距检测。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楼梯梁、承重梁和构造柱等混凝土构件进行主筋和箍筋配置的数量、间距检测。
(6)其他损伤情况检查与检测。在全面普查该工程现状缺陷的基础上,对所有的损伤进行仔细检测,比如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对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锈蚀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发现的状况确定是否检测钢筋锈蚀。
(7)砌筑质量检查。对进行安全与抗震检测鉴定的所有砌体房屋的砌筑质量进行检查,包括砌筑方法、灰缝质量、砌体偏差、留槎及洞口等项目。
(8)结构构造检查。对进行安全与抗震检测鉴定的所有砌体房屋的构造措施进行检查,包括构件高厚比、梁垫、壁柱、预制构件的搁置长度、构件端部锚固措施、圈梁、构造柱或芯柱等。
(9)目前房屋实际荷载水平核查。调查各工程各类房间的活荷载和改造情况,为结构安全与抗震能力分析提供可靠的数。
建筑抗震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措施:
一、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
1、在抗震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部位),使之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这是提高结构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
2、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例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
3、构件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分析是判断薄弱部位的基础。
4、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则在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抗震结构体系应有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
5、要使楼层(部位)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的比值在体上保持一个相对均匀的变化,一旦楼层(部位)的比值有突变时,会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导致塑性变形的集中。
6、要防止在局部上加强而忽视了整个结构各部位刚度、承载力的协调。
建筑结构抗震措施的衡量标准
![内蒙古培训机构房屋安全检测方法及步骤内蒙古2022已更新 内蒙古培训机构房屋安全检测方法及步骤内蒙古2022已更新](//img.shenmumeitan.com/Uploads/image/20220511/1652259330202310.jpg)
对于性能的要求,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有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种是以损坏的程度来描述,另一种是以用途的重要性即抗震设防分类来描述建筑结构中的损坏程度划分为不损坏和属正常维修下的损坏 可修复的破坏和倒塌;抗震设防分类则氛围甲、乙、丙、丁四类,对某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现行规范给出了正常维修和倒塌的层间变位角作为定量指标,对于不同的设防类别,先行规范规定了不同的抗震措施,如乙类建筑的抗震措施要比丙类建筑的有关规定提高一度。按规范提高抗震措施后,在遭遇到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由于地震作用步提高,乙类建筑毁坏程度比丙类建筑要轻些,在遭遇到本地区罕遇地震影响时,乙类建筑的抗倒塌能力比丙类建筑要明显提高.显然,结构的抗震能力仍然缺乏明确的数量的变化。
借助于现行《抗震鉴定标准》所引进的“综合抗震能力由数量上的区别”有可能使不同性能要求的结构所具有的抗震能力由数量上的区别。例如,结构抗力的高低,可用结构楼层的受剪承载力与设计地震剪力的比值,即楼层的受剪承载力与设计地震剪力的比值即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来表征;结构变形能力的高低,可用结构所具有的变形能力与基本变形能力的比值来表征。从而使不同性能要求所对应的坑震措施得以数量化。
如果把按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的丙类结构作为符合基本性能要求的结构,即其抗力和变形能力的组合结果,可定义为综合坑震能力的基本值;对于性能(包括变形)要求较高的建筑结构,如乙类建筑,其综合抗震能力应低于基本值。高低的具体取值,可根据性能要求确定。
在确定综合抗震能力的两个因素中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定量在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已经是现成的,可以根据结构构件的实际截面尺寸和配筋,取材料强度标准值按承载力计算的有关公式得到,这里不在重复。
1、对个单体建筑、结构平面布置、里面布置及结构主要构件尺寸进行复核。
2、对各单体房屋外观完损情况进行检查。
3、分别采用回弹法、灌入法对单体墙体砌筑转、砂浆强度进行测试
4、采用回弹法对单体框架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测试。
5、对各单体相对高差及整体倾斜进行测量。
6、根据竣工图纸,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对各单体结构及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分析。
7、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承载力验算分析结果,提出抗震鉴定结论。
8、根据房屋抗震鉴定。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及建议
幼儿园抗震检测类别;
1)按承重结构类型分类:
1、砖混结构;
2、框架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
4、剪力墙结构;
5、筒体结构;
6、排架结构。
2)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建筑结构、特种结构、地下结构。
3)按外形特点可分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大跨度结构、高送结构等。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装配整体式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内蒙古培训机构房屋安全检测方法及步骤内蒙古2022已更新 内蒙古培训机构房屋安全检测方法及步骤内蒙古2022已更新](//img.shenmumeitan.com/Uploads/image/20220511/1652259353627828.jpg)
建筑抗震应满足:建筑的平、立面、质量、刚度和墙体等抗侧力构件在平面内的分布明显不对称时应考虑地震扭转效应的不利影响结构竖向构件上下不连续或刚度沿高度分布突变, 应提高其薄弱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结构体系应注意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的承载能力的可能性, 当房屋有错层或不同类型结构体系相连时, 应提高其相应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难结构构件的尺寸、截面形式、配筋等明显不利于抗震时, 宜提高该构件的构造要求。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应使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 装配式厂房应有较完整的支撑系统。我们本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向社会各界提供客观公正、正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切实履行本公司“公正性声明”,确保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公司以科学严谨、公正准确、作为质量方针,将公正性作为检测工作基本的要求,注重自身的信誉,提供公正、诚信服务。我们不懈努力,竭诚为所有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致力于成为业界有影响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1 、工程概况
该小学教学楼为四层砌体结构建筑,建于1989 年,建筑面积为3015 m2,按8 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楼(屋)盖采用预制空心板,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建筑物长47.6m,宽1 5 . 4 米,平面呈矩形,教室进深尺寸为6m,开间尺寸为9m,走廊宽度为2.4m。一至四层层高为3.6m,室内外高差为0.6m,教学楼设计高度为14.68m。内、
外墙均为370mm厚实心砖墙。施工图纸与施工资料齐全。抗震构造措施:各层楼面及屋顶均设有圈梁,圈梁顶标高位于钢筋混凝土多孔板下,房屋墙体内设有部分混凝土构造柱。
2 、抗震措施鉴定
依据现行《抗震鉴定标准》(G B 5 0 0 2 3 - 2 0 0 9 )及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对该结构按照B类建筑进行相应的抗震措施鉴定
3 、检测结论和建议
(1)该楼设计于1989 年,应是按照78版抗震规范设计,该楼为教学楼,乙类设防建筑,按9 度核查其抗震措施,按8 度设防要求验算结构承载力。对其按B 类砌体结构房屋(后续使用年限30 年)进行抗震措施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2 )该楼结构布置基本合理,有圈梁和构造柱,层高在规范允许值之内,高限;
(3)结构无严重表现缺陷,结构及构件变形在允许值之内;
(4 )部分房间横墙间距过大,不满足规范和鉴定标准要求;
(5 )混凝土圈梁、构造柱配筋难以满足规范和鉴定标准要求;
(6 )部分墙体承载能力不能满足验算要求;
(7 )现场检测,该楼材料强度满足鉴定标准要求。
经级鉴定:房屋高度过12m,层数过四层;横墙间距大于7m,楼、屋面为非现浇板,达不到刚性楼、屋面的要求;房屋缺少必要抗震构造柱,级鉴定不能通过。经第二级鉴定,房屋一~四层多个墙肢的抗力与效应之比小于0.85,不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综合两级鉴定,该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房屋结构需要进行整体抗震加固处理。
学校抗震安全检测主要检测参数有:
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检测过程:
1、收集房屋的地质勘察报告、竣工图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补充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2、全面检查和记录房屋基础、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3、调查分析房屋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抗震措施,复核抗震承载力。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一般房屋应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
抗震鉴定方法分为两级。
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房屋抗震能力综合评价。
房屋满足级抗震鉴定的各项要求时,房屋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否则应由第二级抗震鉴定做出判断。
6、对现有房屋整体抗震能力做出评定,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按有关技术标准提出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建议和抗震减灾对策。